神經痛好發部位
神經痛是神經科常見癥狀之一,此種疼痛是指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條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稱為自發痛。自發痛的種類很多,按病變的部位可分為周圍神經性痛和中樞神經性痛。病因不明者稱為原發性神經痛,有明確病因者稱繼發性(或癥狀性)神經痛。病變部位可在神經根、神經叢或神經干。常以病變所涉及的周圍神經來命名。其他局部病變刺激末梢感受器引起的局部疼痛和中樞神經系統感覺傳導通路病變所致的軀體痛,一般不屬于神經痛的范疇。
臨床癥狀
肢體外傷后發生的神經痛及神經病變,肢體外傷后發生的疼痛、痛覺過敏、感覺過敏;初期疼痛局限于外傷部位或受傷神經的分布區,隨后可擴展到整個肢體;除疼痛外尚可有血管舒縮障礙(開始為血管擴張皮膚變得溫暖而干燥,后變為血管收縮皮膚水腫、紫紺、變冷)以及出汗過多或過少,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的營養改變、骨質疏松等 應去醫院診治,可能是放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
好發部位
面部、咽喉部、枕部的神經痛
肩部或上肢的神經痛
胸部的神經痛
腰腿或下肢的神經痛
常見病因
周圍神經性痛
1、三叉神經痛:常見于炎性浸潤、動脈粥樣硬化壓迫以及橋小腦角腫瘤、鼻咽癌、三叉神經節腫瘤、脊索瘤、多發性硬化等。
2、蝶腭神經節痛、翼管神經痛、膝狀神經節痛:見于副鼻竇炎、蝶竇炎、篩竇炎、鼻腔結構變形、鼻中隔彎曲因機械性壓迫中鼻甲、顱底骨折、轉移癌、帶狀皰診病毒感染等。
3、枕大神經痛 :常見于神經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瘧疾、風濕病、糖尿病、甲狀腺病,酒精、鉛中毒,枕部、頸部外傷,頸椎病、類風濕性脊椎炎或轉移癌,顱底凹入癥、枕大孔狹窄、寰枕融合、寰樞脫位、上頸椎椎體分隔不全、小腦扁桃體下疝,椎管內腫瘤、枕大孔區腫瘤、粘連性脊髓蛛網膜炎、脊髓空洞癥,枕下關節韌帶損傷、寰椎前后弓骨折,寰樞椎半脫位、頸肌損傷等。
4、肋間神經痛:常見于感染性和中毒性神經根炎、胸膜炎、慢性肺炎、主動脈瘤、二尖瓣狹窄、胸腔器官病變、胸椎結核、腫瘤、強直性脊柱炎、脊髓瘤、脊髓炎癥等脊柱病變,肋骨瘤、肋骨骨折、骨痂、帶狀皰疹。
5、頸肩臂神經痛、臂叢神經炎:常見于頸椎骨關節病、頸部腫物、腫瘤、帶狀皰疹、流行性感冒、斑診傷寒流及瘧疾等感染,受寒、接種異種血清疫苗。
6、尺神經痛、正中神經痛和股外側皮神經痛見于神經炎、外傷、局部的炎癥及壓迫性病變。
7、股神經痛和坐骨神經痛 :見于神經根病變如腫物壓迫,腰椎間盤突出、腫瘤、炎癥等疾病。
8、尾骨痛 :見于外傷、骨折等。
9、灼性神經痛:見于外傷如刀割傷、擠壓傷、重擊傷、尤其是火器傷,化學性損傷、感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