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結節癥在臨床上十分常見,發病率一般為5%左右。但隨著各種檢查手段的提升(如高分辨率超聲及CT等),有30%-50%的人被檢測出患有甲狀腺結節,盡管發病率和檢出率很高,但約95%以上的甲狀腺結節是良性的,惡性結節只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左右。所以理論上講,絕大多數病人不需手術治療。但有相當多的人一旦發現自己有甲狀腺結節,在沒有進一步檢查、不做任何評估的情況下冒然采取手術治療,這種甲狀腺疾病過度治療的現象非常嚴重。
過度治療主要表現為:
1、不應該手術治療的甲狀腺病變采取了手術治療;
2、有些甲狀腺良性病變手術方式過大;
3、一些惡性病變沒有正確分期,盲目擴大手術范圍(如不應該行頸清掃術的行頸清掃術)。
造成過度治療的原因一是患者本身因素。患者對疾病認識不夠、不全面,恐懼心理嚴重,強烈要求手術;二是醫生本身的因素。醫生掌握手術指征不嚴格,尤其對精神負擔重、手術愿望強烈的患者。另外,有的醫生怕承擔因不手術可能出現癌變等情況的責任和風險;三是各種相關檢查設備的因素。B超、CT、核磁共振、放射性核素等檢查明顯提高甲狀腺腫物的診斷正確性,但由于相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對先進設備操作有誤,對有些病人不能給出較滿意、較正確的診斷時,醫患不得不采取較過度的手段治療。
過度治療有很大危害。由于對病人采取手術治療,必然會導致手術并發癥(聲嘶、手足抽搐、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發生率的提高。同時,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以及對國家醫療資源的浪費,患者不僅要承受不必要的手術創傷和痛苦,對女性患者的外形美觀造成損害。
那么,如何避免過度治療呢?首先應盡可能判斷病變的良、惡性,B超檢查是首選,其次是甲狀腺核素掃描,第三是CT、核磁共振檢查以及進行細針穿刺檢查。通過上述檢查絕大多數患者都能得出正確的結論。同時,對于惡性病變或高度懷疑惡性病變者應積極手術治療,不能拖延。如果是良性病變,尤其微小結節,大多數情況不需手術,但應定期到醫院檢查,根據病情的變化情況決定進一步的治療。
對于較大的良性病變,如出現下列情況必須手術。一是胸骨后甲狀腺腫;二是出現氣管、食管壓迫癥狀;三是出現繼發性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狀;四是腫物較大影響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