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針灸申遺成功的消息,無錫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丁敏開心地笑了:“太好了,針灸得到了世界的認同。”11月18日采訪時,錫城中醫學家紛紛為針灸申遺成功叫好,認為鼓舞了中醫士氣。但醫生同時指出,中醫要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比申遺更重要的,應是讓中醫離百姓更近一些。
◎中醫院每月八千人“扎針”,年輕人一大半
以往相信中醫的多是老年人,但近年來中醫受到年輕人的追捧。20多歲的陳小姐是一名中學教師,因長期伏案工作,頸椎一直不好,還時常頭暈。做了一個療程針灸后,頸椎疼痛感緩解了七八成,頭暈也消失了。據中醫院數據顯示,近年來針灸患者以每年20%的增幅在增長,如今月均門診量達8000人次,大伏天高峰時超過12000人次。
據了解,針灸能治療的疾病超過300種,比如面癱、中風、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等。此外,隨著針灸減肥、美容等治療范圍的擴大,更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在中醫院“扎針”的人群中,年輕人的比例占一大半。
申遺成功說明針灸已被國際接受,丁敏說,她診治的患者中有不少外國人,多為日本、韓國、歐美人,“他們很相信針灸,認為很神奇。”她記得一位叫福田保道的日本人是“老客戶”,平日腰酸背痛就找她扎兩針,一次,他患了腱鞘炎,自己采用針刀療法為他“一針病除”,讓他贊嘆不已。
◎“綠色醫學”魅力大,費用僅是西醫1/10
采訪中,醫生表示,針灸的魅力在于它是最接近自然的醫學,有“綠色醫學”之稱。50多歲的奚阿姨因患腰椎間盤突出前去針灸,她選擇針灸的理由很簡單:“中醫的副作用本身就較小,而針灸不用服藥,副作用應該更小”。
和西醫相比,“簡、便、廉”是中醫的優勢所在。尤其是費用低廉,讓針灸等中醫術受到市民歡迎。據測算,針灸的均次費用30-50元/次,治療同一種病,費用僅是西醫的1/10。比如治療頸椎病,西醫開刀治療得花兩三千元,而針灸則兩三百即可。
◎讓針灸離百姓更近一些
業內人士認為,要讓針灸發揚光大,還應該讓針灸離百姓更近一些。據市衛生局介紹,目前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設立了中醫科,配備有中醫執業藥師,推廣針灸等中醫適宜技術。衛生部門人士表示,這是新醫改的一個方向,要讓中醫延伸到基層,擴大受益群。
要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醫,創新也是必須要過的一道坎。“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煥發出勃勃生機。”丁敏說。采訪中了解到,無錫針灸醫學史上有一位針灸名家、全國老中醫藥醫生杜曉山,他自創出“杜氏金針”,在治療中風舌強語謇、帶狀皰疹、坐骨神經痛等病癥上獨樹一幟。作為“杜氏金針”的關門弟子,丁敏一直在研究如何將“杜氏金針”更好地傳承下去,她目前正在做一個將“杜氏金針”的手法操作量化的課題,比如針扎多深、捻轉幾圈,用數據來總結,這樣有助于絕技的掌握和推廣。與此同時,近年來在“杜氏金針”的基礎上,她和同事們研究出小針刀、穴位埋線等新技術,療效快,更適合年輕人。 |